正文 第181章 精兵简政
最新网址:www.ibiquxs.info
    好不容易打发走了堵胤锡,李致远除留下一些人手卸船运货以外,吩咐众人赶紧弃船登岸,准备进城。

    且说卞氏姊妹一别数月,本以为相见遥遥无期,如今既复得见,自不必说惊喜交集,泣泪叙阔一番。

    就连二女之婢,久别重逢的柔柔和兰兰也抱成了一团,不巧被秋月、幽兰二婢簇拥着的叶小繁见了,又好一阵不痛快。

    一个卞玉京已经让她如临大敌,现在还杀出个娇俏可人的卞敏儿,连带着那两个气质不俗的婢女,竟正好凑成了两对姐妹花,四人围在一起,比自己这个正室夫人的架势还要大,越看越觉得碍眼。

    李致远担心以后家宅不宁,忙跟在面若寒霜的叶小繁一旁,赔笑哄着,又引卞敏儿拜见了夫人。

    好在卞敏儿乖巧懂事,举止甚为有礼,更颇为谦卑地表示恭候夫人久矣,她已亲自准备好沐浴香汤,要为其接风洗尘云云,叶小繁勉强应了,才在几人的簇拥之下上了软轿。

    李致远方才有功夫拉过毕安民,问道:“你怎么也来了,可是有急事?”

    毕安民道:“急倒是不急,只是我听说李大哥随行舟船数十艘,想必此行是大有收获吧?”

    李致远知道他的意思,笑道:“放心,我这回请来了不少南京兵仗局的能工巧匠,咱们以后再也不必担心人手不足了。”

    “对了,你是何时到的,可有妥善安置好从婺源来的那些工匠?”

    “李大哥你就放心吧,周大哥早安排好了,工匠们都安置在了城西北,还将一个大院开辟成了工坊,现已开工数日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,今日新到工匠足有七十余人,就全交付于你,等过两三日安置妥当后,再招募些学徒,我打算成立一个火器局,扩大生产,到时候就交由你来负责……”

    中午,李致远于长沙府衙召集众人,商讨治湘事宜。

    鉴于楚南目前形势,即各地官府衙门已形同虚设,官吏亦大多逃亡不知所踪,楚南暂时实行的仍是军管。

    在军事上,李致远标下士兵达十余万,但冗员庞杂,战斗力并不强,急需整顿。

    在民事上,按照朝廷制度及现下惯例,地方上应有兵备道、分守道、分巡道、府、州、县等等军、民机构,各级衙门层层架构,设置的相当复杂不说,事务划分还不清不楚,而且现在都已被张献忠一扫而光。

    所以首先讨论的主题即是如何重建官府机构,如何治理好楚南,而李致远给出的答案是精兵简政。

    既然崇祯皇帝已准许河南、湖广两地各督抚开府建衙,选任官吏,李致远决意好好利用这个便利。

    他将自己手下势力划分为两部分,即负责军事的枢密府,负责代他治民理政及监察地方的都察府,以后军、民政务分开,各司其职。

    对于民政,虽说李致远现在有权选任知府、知县,可最后总还需要向朝廷知会一声,由朝廷给予选用之人官身。

    况且知府、知县说到底仍旧是朝廷的官,自己用起来没有那么得心应手,而等在各地重建了官府机构,说不定反倒还会形成掣肘。

    反正楚南现在被打烂了,道、府、县各级机构也不存在了,特殊时期实行特殊之法,不如撇开朝廷官府衙门那一套,成立巡抚都察府,往各地都派驻一些临时都察专员,并配以一定的抚标兵,以巡抚都察巡视地方的名义管理、控制地方。

    而民政首议则是春耕抗旱,推广种植新粮。

    如今李致远治下的楚南一共有长沙、岳州、常德、衡州、永州、辰州、宝庆(大致为今邵阳地区)七府,郴州、靖州二直隶州。

    其中,长沙、岳州、常德三府之间的地区,地形平坦且地势较低,处于湘、资、沅、澧四水之下游,更兼有八百里洞庭,河湖水网密布,是典型的鱼米之乡,即使天气再干旱,此地也不至于缺水,大不了围着洞庭湖垦荒就是。

    是以这一片地区无需官府过多理会,只要地方安宁,老百姓自会下地耕作,恢复生产很容易,既有水,自然是以种水稻为主。

    而南部的衡州、永州、宝庆等府州,情况就很不容乐观了,这一带山地、平原、丘陵兼而有之,且以丘陵为主,河湖不多,以往降雨充沛,耕种水稻自然不成问题。

    但这两年天气极度反常,降雨极少,去年已有多地遭遇大旱,粮食减产,若今年还种水稻,只怕不少地方要颗粒无收了。

    所以这些地方是此次换种新粮的重点地区,李致远决意以宋应星为都察府都察专员,暂摄衡州、永州、宝庆、郴州诸府州事,并拨兵五千,命其携带新种,沿湘江乘船南下,劝农耕作,推广新粮。

    另外,王夫之是衡州人,了解当地情况,李致远让其随宋应星南下,在一旁协助,为其拣选当地人才,联络当地士绅大族,宣传新式粮种。

    而堵胤锡这个朝廷正经任命的长沙知府兼长沙监军,则只负责长沙及其以北部分山地丘陵地区的换种耕作事宜。

    对于军政,李致远现在深感部队规模大了以后,控制起来极不方便。

    将军领军在外,难免要对其下放权力,成军之初,诸事皆还不完善,募兵、调拨粮饷等事务之前也多让领军者自行负责,如此则可能会导致自己对军队的管控减弱,以至于士兵成为总兵将军的私兵。

    就譬如左良玉,他麾下兵马虽多,但各部独立性极强,左良玉现在并不能完全约束那几十万人马,而只是以共同利益将大伙暂时聚拢在一起,如此则军纪涣散,军令难以得到贯彻。

    据闻,左良玉本人在军中倒是能洁身自好,但他部下士兵军纪却极差,因为他这个大帅也不好去约束各部将士。

    相反,他还得经常纵容士兵劫掠地方,否则,就难以得到各部的共同拥护。

    一旦作战,左良玉手下那些副总兵、副将、参将们就心思各异,很难形成合力,甚至一个弄不好就会土崩瓦解。

    李致远当务之急就是构建周密的军事制度,在建军之初各部势力未形成之时就以制度来约束诸将,以免日后势成难改。

    这个枢密府正是为此而生,以后军令皆出自于此,募兵权、调兵权立即收回,包括征集、调拨、分发粮饷和兵器以及初步军训在内的一应事务也由枢密府统一处理。

    另外,李致远标下虽号称有兵十万,但足有半数不堪战,且成分复杂,有受招安而来的降兵,有无家可归的流民,有入伍只为混吃等死的老弱病残。

    这些人混杂在队伍里,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,兵贵精而不在多,李致远早想裁汰冗兵以重整军队。

    但李致远之前却不敢轻易裁军,因为这些人虽说打仗不行,但也是杀过人见过血的,别的不敢说,到地方上扰民可是一把好手,很多人早成了兵痞、兵油子,一旦解散任其回到地方,只怕各地都要盗贼蜂拥而起了。

    趁着现在这个机会,李致远想了个妙招,那就是成立大明朝的“生产建设兵团”——屯田军,把军中不适合作战的士兵统统裁汰进去。

    屯田军仍是军队编制,军事化管理,也仍发一些粮饷,但既无需作战打仗,也不需要镇守城池,不干别的,就在楚南垦荒种地。

    反正楚南的山地、丘陵很多,很多地方不适合种水稻,种土豆、种玉米却是合适的很。

    此举一能给老百姓以示范作用,有助于推广种植新粮,毕竟士兵尚还听军令,让种啥就种啥;二能解决这些人的生计,也免得其衣食无着,为祸地方;三能为军队供给一部分军粮,一举三得,众人皆表示赞同。

    最后,李致远决定成了楚南火器制造局,专司负责制造、研制、仿照各式火枪、火炮,并委任毕安民为制造局总监,全权处理与火器相关的事务。

    如此,李致远在组织、架构上已做了初步安排,官府运转或将更为顺畅,时天气渐暖,春回大地,遭受一番劫难的楚南也在缓缓恢复生机,与会诸人都是满怀希望。

    但说到底,明末乱局还是需要靠坚实的武力来收拾,枢密府的军事战略部署才是未来的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而除了李致远本人,众皆对此一片茫然,只将那早已远去的张献忠当做假想之敌,却不知真正的大敌尚在遥远的关外,局势也还远未到最坏的地步。

    所以满怀忧虑的李致远将长于兵事、更着眼于大局的张煌言、堵胤锡等人都留在了长沙,他心怀忐忑地等待着,等待着那个惊天噩耗传来......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崇祯十七年二月十六日